- 进化妈:当孩子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输赢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害怕失败的心理,也会大大强化他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前几天路过一个小广场,看到邻居小徐和妻子带着儿子、女儿在玩纸飞机。
两个儿子玩的不亦乐乎,年纪最小的女儿却仰着小脸哇哇大哭。
我以为是别人抢了她的飞机,或是她的飞机坏了,却听到旁边的妈妈说:“飞的没他们远怎么了,走,我们去拍皮球!“
小女孩哭着说:“不要,我就要飞得比他们远,我要得第一!“原来小女孩因为飞机飞的没别人远,正跟妈妈哭闹呢。
旁边的爸爸一本正经地说:“要是输不起,下次就别玩了!”
妈妈好像也认同爸爸穿点,邹着眉头不说话。
这种事其实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严重。
孩子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赢得比赛来获取成就感和安全感,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肯定,那么在输掉比赛后,他们自然会沮丧、难过。
可以很肯定的说,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尤其是10岁之前,不接受自己的失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内心需求。
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不愿意面对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保护自己的意识在起作用。
所以,孩子一输就哭,没有必要惊慌。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毫无欲望,完全看淡输赢,那才需要注意呢!
一输就哭的孩子,才不是“输不起”!
有位网友讲了一个故事:
刚来美国不久,有天傍晚在小区里跑步,远远看到足球场上一群孩子坐在地上,教练也坐在他们身旁。周围七七八八地散落了好些大人,应该是孩子们的家长。
我放慢脚步走近,草地上的孩子似乎心情很糟糕,默默地坐着,有些脸上脏脏的,有些眼睛红红的。
发现孩子中有邻居家的Ethan,于是搜寻他妈妈,前去搭讪。
一问才知道,刚打了比赛,输了。为了这场球赛,孩子们之前训练得挺辛苦,所以很沮丧。
比赛刚结束,一位孩子忍不住抽泣,结果搞得全队都哭了起来,教练示意家长们先不管,让孩子们好好地哭一阵,这会儿才差不多消停。
我和Ethan妈妈一边聊一边等着。只见教练问孩子们“现在感觉好些了吗?”几位孩子点了点头。
教练又问“你们现在还需要些什么?”一位孩子回答“A hug”(一个拥抱)。于是,教练和孩子们一个个挨着拥抱,拍拍他们的背。
拥抱中有抚慰,也有力量。
Ethan妈妈说,教练告诉他们,输了球不开心,人之常情,而且,证明孩子们的好胜心很强,这可是体育竞技里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啊!
果不其然,几年后,Ethan所在的这支球队在当地同龄孩子中小有名气,还常常跑外州去打比赛。
其实,刚开始,在孩子的意识中是没有输赢这种概念。
只是父母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跟孩子讲:哇,你赢了,太棒了!
这样的夸奖让孩子受到认同感到快乐,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什么都要赢的心态,不愿意接受比不过别人的现实。
当孩子不愿意接受这种现实时就会以哭的形式表达出来。
因此,如果发现孩子一输就哭就闹,也许让你一时难堪,也许就是件好事呢!
不过,有妈妈说了,那孩子输不起哭闹起来真的很烦心,手足无措怎么办?
1、肯定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难过
动画片《头脑特工队》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
冰棒(一只粉色大象)遇到了难过的事,一个人黯然神伤。情绪小人乐乐希望他赶紧开心起来,想方设法逗他,没有一点效果。
而忧忧悄悄走过来,在冰棒身边默默坐了一会儿,然后小声说:“你一定很难过。你和你的火箭车陪莱莉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美好的时光,它对你很重要。”
冰棒这才慢慢抬起头,开口说话:“是啊,我很伤心……”于是他们抱头痛哭了一会儿,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生活中,父母也要发自真心地同情自己的孩子,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而理解孩子,同情他的感受。
得到父母共情的孩子会感受到爱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从而自己解决问题。
2、肯定孩子的努力
综艺《妈妈是超人》中,5岁多的大麟子在拳击比赛中,明显处于弱势,被对手一次次地打倒在地。
但是坚韧的他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继续应战。
三个回合下来,大麟子毫无悬念地输了,他一脸失落地地躲在妈妈邓莎的怀里不说话,撅着嘴吧眼看就要哭出来。
邓莎就一直夸奖大麟子已经很了不起了,即使被打倒了那么多次,依然没有放弃,妈妈真的为他感到骄傲。
大麟子的情绪渐渐地由阴转晴。
孩子虽然输了比赛,但是肯定会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我们只有强化孩子的努力、进取、面对失败不气馁的素质,而不是夸赞孩子虚无缥缈的“真棒”,这样孩子下次就知道该如何努力了。
3、在输赢上,也要讲究策略
对于好胜心太重,对输赢非常在意的孩子,真的要讲究策略。
比如,可以在家和娃玩一个游戏——翻扑克牌
规则很简单,两个人各抽1张牌比大小。
假如你抽的是7,孩子抽的是3。你可以很开心的说,哈哈,我赢了。下次如果你抽的是小的,你依旧可以很轻松的说:哈哈,我输了。
并且让孩子跟着你这样做。
这样重复的游戏,慢慢孩子就会知道输赢是暂时的,然后对输赢这件事会渐渐地,会没有那么难受。
在外面参加项目比赛时,家长得多留心。有些项目分级别,就尽量选择和孩子水平匹配的级别,好高骛远有风险。
而对于一些不分级别的比赛,家长最好事先做些调查,了解对手的总体水平,预估一下孩子大概会处于什么位置,事先和孩子沟通好心理预期。
4、做孩子的榜样
网上有位妈妈讲了这样一件事:
前几天,儿子又拉着她陪他下象棋,妈妈故意说我不想下,赢了你也没什么意思。
儿子立马表态说:“如果你赢了,我就多做十道三位数计算题;如果我赢了,你就让我多看一集动画片,行不行?”
妈妈爽快地说:“一言为定!”母子二人一阵刀光剑影地厮杀,儿子虽然防守很紧,但是敌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儿子很快败下阵来。
妈妈看到儿子阴着脸,担心他会又像以前那样,跟自己哭着闹着要反悔。
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叹了口气说:“妈妈,你赢了!我去做数学题了!等我做完,咱俩继续下,我不相信我赢不了你!”
而且还保证说,以后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再哭了。
当孩子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输赢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害怕失败的心理,也会大大强化他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生活中,不仅是孩子,成年人也会经常面对成败得失。我们赢的时候要淡定一点,输的时候要从容一点,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
孩子仿效父母面对输赢的态度,父母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纪伯伦说过,一个羞赧的失败比一个骄傲的成功还要高贵。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位一输就哭闹的孩子,完全不用担心。 一输就哭不是“输不起”,而是有更强烈的好胜心!
而且,他终归也是会长大的。
本站所收录作品、图片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心岸 » 家有一输就哭的孩子?悄悄告诉你,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