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

本文目录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

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无法改变的无奈。

没有被人欺骗,没有被人下套,没有领略到社会的黑暗面,没有理由的选择相信,认为怀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我们看过很多的偶像剧,其中赞扬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处于这个境界,虽然是假的,但却将这一时刻的性格诠释的很好。如《海豚湾恋人》中的易天边,在海边成长,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心等待童年时的达达回来。如《天国的阶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许愿,喜欢动物,对人毫不设防。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一般人在经历一些事后对待人生的一个态度。

被人骗后,选择了不再相信,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身边的人,看待社会,不愿但又觉得必须怀疑。受伤害后选择了自卫心理,不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真性情隐藏在面具之下。有些时候宁愿忍着泪滴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渐渐失去,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原来在意,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

这个时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热情的心,渐渐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愿再去付出。认为一切与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没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没有原本对梦想天真的执著。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

古代的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不屑于权势的梅妻鹤子。

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一切毫不在意,万事放下,不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脱。

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图1

扩展资料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涉世之初,懵懂彷徨。但志存高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儿童少年还处在这个阶段。他们阅历有限,但是潮气蓬勃。

学有所得,有所悟。想成为大学问者、大文学家、大成功者,最开始都是借鉴总结前人的经验。是吸收的过程,是研究和创作的起点。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确定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之后,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就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学习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们这些青壮年绝大部分处在这个阶段。为了家庭事业在不停的忙碌奔波,从不埋怨。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可能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仍一无所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这是种很高也很难得境界。许多中老年人历经世事沉浮,终究也就明白生活是怎么回事,洞察世事,醒悟人生。

有所创,顿悟。有自己的看法,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发现并开辟出前人未曾得出的学问。

参考资料:

什么是人生的三个境界呢

人生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

“人生三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王国维先生是从古代几位大词人的词作中摘引出这几段名句来讲做学问的三境界。 原来的词意,很明显大多写人间儿女私情。然而王国维先生却很巧妙地借用来讲做学问的境界。一语中的,讲得非常透彻。

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图2

扩展资料

人生的境界分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物质层面的境界,满足于食欲、性欲的满足,动物都能做得到,这是最低的层次;

第二种是知识层面的境界,满足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攻克科学难关,像陈景润那样孜孜不倦于哥德巴赫猜想,像两弹一星功臣们那样醉心于国防科技进步,如此等等,这属于第二个层次;

第三种是精神层面的审美境界,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甚至从失败、沮丧、肮脏等负面事物中也能找到美来,把人生的过程看做审美的历程,这是最高的层次。从汪曾祺的散文集里我们不难看出,他生前曾经站在审美人生的巅峰。

《易经》人生六大境界是什么呢

《易经》人生六大境界介绍如下:

第一层:《易经》是占卜术。

第二层:《易经》是象学。

第三层:《易经》是数学。

第四层:《易经》是阴阳之学。

第五层:《易经》是义理之学。

第六层:《易经》是心学、心性学。

《易经》中最常见的四个字:元、亨、利、贞,说的就是天地变化的规律。读懂这四个字,便知《易经》如何经世致用、指导人生,获得好运。

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图3

《易经》的学问介绍如下:

《易经》是“天人合一”的学问,真正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协助我们做好“精准定位”的学问,能达成“新旧接轨,中西定位”的目标。

是“未来变化”的学问,告诉我们把定位和时间的变迁因素一并考虑;是“趋吉避凶”的学问,使我们能明白是非,做好正确的选择。

是“以德为本”的学问,提升道德修养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也是“永续经营”的学问,指导我们宇宙人生都应该生生不息,继旧开新。

易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易经的最高境界是无咎。

易经中说明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却未必成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易经》所追求的实则是无咎,而非大吉大利。因为有得必有失,大吉大利与凶险祸患是一体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人们,吉凶祸福都是相对相倚,不断变化的,只有无咎,才是永恒。

《周易·系辞下传》中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谓易之道也。”无咎是没有凶险,没有大的过错,或是就算有过错,也没有关系,才叫做无咎。无咎才是《易经》指导人生的最高境界。

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图4

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传》。谁人无过错,只是大小而已。无咎的状态不是不犯错误,而恰恰是犯了错误以后,能够及时反省和改正。《左传》上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称赞爱徒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不重复犯错误,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周易》上同样说,“震无咎者存乎悔”。要达到无咎的状态,必然要善于反思悔过,如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反思悔过是改过的前提,一个人在内心贞正的反思、悔过,根本不可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不知道如何去改正。

要真正达到无咎,就要随时反省自己,随时随地要能检查出来自己每一方面的错误,随时随地检查、反思、改正自己的错误和毛病。

以上就是关于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的全部内容,以及易经揭秘人生三大境界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0)
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上午9:41
下一篇 2023年3月3日 上午9:48

相关推荐